(有涉及劇情,但不涉及兇手,請自行斟酌閱讀)
花了幾天的時間,終於把這本巨著看完了
對一個日系推理的讀者而言,現在才看這本書好像稍嫌太遲
不過,既然這本書最近不斷再版,表示它經典的地位還可以再維持一段時間
(我買的就是新版的黑色書皮版,感覺比白色面具的原版雅致一點XD)
既然是經典,那麼,什麼時候讀都不嫌太遲吧!?
宮部美幸被譽為「平成國民作家」、「松本清張的女兒」
在看完《模仿犯》之後,我大致能理解這些稱號是如何而來
是不是「國民作家」我不敢說,但確實屬於社會派作家
不過,看過許多松本清張作品的我仍是覺得
雖同樣是社會派,二者卻是截然不同阿
松本清張的「社會派」,主要是著重於「戰後」世局的無奈
從一個殘破的的環境中重建日本,不僅是具體的建設
混亂與喪失自信的「人心」,也需要重新建設
然而混亂戰後的重建,不僅是人們重新站起來的好機會
也是掩埋黑暗過去的絕佳煙霧彈
松本清張所展現出來的「社會寫實」,多半充滿時代巨輪下的無奈與悲壯
即使是在燈紅酒綠中迷失自己的犯罪者
也多半來自戰後虛無飄渺的空虛感作祟
然而,宮部美幸的社會派顯然不是如此
就我所看到的《模仿犯》來說,其所呈現的氣息與松本清張截然不同
《模仿犯》裡所呈現的,是一種優渥與繁榮的進步社會所帶來的犯罪問題
兇手犯案的動機出於一種「作秀」心態
而且,根本不覺得自己哪裡做錯,反而覺得是一種偉大的創造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兇手根本就是精神、人格有問題……)
當然,並不是指現代社會裡每個人都存在這種「作秀」心態
但是,現在社會上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想躍上舞台當明星,難道不是這種「作秀」心態嗎?
深怕人家不知道自己的優越,所以要上電視給大家看
《模仿犯》裡的兇手,一次又一次的犯案包裝後,還藉由電視媒體展現
那些被殘忍殺害的被害者是「演員」,自己是「導演」
透過兇殺現場的「舞台」,呈現給廣大觀眾
雖然這樣變態的人終究是少數,但不可否認是現代社會所培養出來的
宮部用了很長的篇幅去描述犯人的心理狀態
或許就是要我們明白一件事:
「雖然很匪夷所思,但真的有人是這樣思考的!」
因為兇手顛覆一般社會印象的手法,才讓大家如此震驚與不敢相信
直到我看完整本書,我都還是很懷疑「真的有人是這樣想的嗎?」
但看到社會上越來越多人想上電視出風頭,我不禁要說服自己相信了
這本書所呈現的社會問題,此為其一
書中第二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媒體的亂象
為了博取收視率,媒體無所不用其極的創造話題
利用震驚社會的殺人案件做一連串的報導
而且不顧受害者家屬的悲傷情緒,一擁而上的採訪
終日被媒體包圍的豆腐店,也只好悄悄拉下鐵門,結束有馬爺爺賴以維生的事業
而想出名的人也利用媒體這一弱點
放出話題誘餌,吸引媒體跟拍,製造曝光率
甚至與合作的攝影師秘密安排偷拍畫面,只為製造新聞話題
媒體利用這樣的獨家消息賺取收視,想成名的人也藉由媒體曝光
這該說是相輔相成?還是該說上下交相賊呢?
不過宮部很體貼的安排了一小段文字
說明在媒體亂象之下,也是有正直、明白是非的媒體人
雖然不敢直接與電視台作對,卻暗地支持事實的真相
但那終究是少數,希望未來那些少數可以成為多數
其三是被害者家屬的處境
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臺灣的媒體在遇到天災人禍時總愛採訪受害者家屬
明明家屬已經哭得死去活來了,記者還要問一句「你現在心情如何?」
這不是明知故問嗎?這不是在傷口上灑鹽嗎?
- Mar 22 Tue 2011 22:01
宮部美幸,《模仿犯》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