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David Frankel
編劇:Aline Brosh McKenna、Don Roos
主演:梅莉史翠普,安海瑟薇
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看這部片
而且,距離上一次看這部片也已經是好幾天前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才想要寫觀後心得
大概又是在逃避寫論文的壓力吧XD
當我看完這部片時,心裡面沒有太多的衝擊或激動
或許這是我沒有立即寫心得的原因之一
但每當回想起這部電影,卻都有著不同的體悟
我想,每個人在初出社會時
或是剛開始面臨某種程度的妥協時
都會認為自己能夠堅持理想,不被潮流所吞噬
越有想法的人越是如此
但是當我們越融入那個環境,卻越來無法抵抗那種「同化」的力量
參與一個工作,並不只是讓自己坐在那個位置上
盯著電腦,按部就班的做著每項被交付的事情就好
當然我們也可以這麼做,但能夠換來什麼?
一點參與感也沒有,做得好是僥倖,做不好是活該
又真正能學到什麼?
說不定還被同事在暗地裡竊笑,說我們一點能力也沒有
認真做好一份工作,不應該只是「參與」,而更應該「設身處地」
當我把這份工作視為我的全部、我的成就
那麼我就不可能做得太糟
如果我是老闆,我該如何讓這一切順利進行
當我們把眼光放遠,就不會只狹窄的看到自己辦公桌上的那一小堆
而會想到,我換個方式做,能讓大家都受惠
而當我們開始認真面對這份工作,認真為公司及老闆設身處地的想
其實自然而然的,就會被「同化」了
因為,我們已成了這公司的一份子
所以當安海瑟薇開始認真的要做好這份工作時
自然而然的,會讓自己跟其他員工一樣
認真的去學習欣賞與品味
唯有學習欣賞與品味,融入其中,才能瞭解這份工作的真諦
也唯有如此,才能讓自己的工作作得更好
我想,我好像沒有資格說這些話
畢竟我根本沒有正式的出過社會
用這樣的口吻說話,好像會得罪全天下認真工作的專職人員
但我覺得,這的確是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收穫
雖然不可否認的,在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裡
想要出人頭地、往上爬升,就不得不踩著別人的頭
就算我沒有陷害別人,就算我沒有欺侮別人
但當我的工作能力受到老闆肯定,獲得擢升
看在那些多年來仍舊在原地打轉的老職員眼裡
我就是踩著他們的頭頂往上爬
即便我們再怎麼不願意傷害別人
情勢也會走向如此
除非,我們願意永遠做個庸碌的人,被別人踩
就像是安德莉雅與愛密莉之間的關係
安德莉雅再怎麼不願意傷害愛密莉
只要她獲得老闆的肯定,愛密莉就會受到傷害
或許很殘忍,但這就是現實
我很能體會米蘭達的處境,一個女人要成功是不容易的
必須用多少的青春、愛情、親情、閒言閒語、孤獨、寂寞、壓力……來換取
如果事業成功的是男人,沒有時間照顧家庭,大家會覺得情有可原
如果是事業成功的女人,沒有時間照顧家庭,大家會覺得這女人太絕情
這是社會賦予女人多重枷鎖中,至今仍未能完全解除的一個
念到博士班,我越來越能體會社會觀念對女人的束縛
一個男學者,下了課還在研究室熬夜寫論文,三更半夜才能回家
吃著老婆加熱的飯菜,在熟睡的孩子額上輕輕一吻
週末時陪孩子作作功課、聊聊天,聽孩子說說學校的趣事
當他功成名就,大家會覺得這不僅是他努力所得,也歸功於有個好太太
一個女學者,下了課匆匆忙忙接孩子回家,買菜做飯
張羅孩子吃的、用的、穿的,吃完飯要洗碗、洗衣服,打掃家裡
還要準備隔天上學的用具,關心孩子功課寫完了沒
九點催促著孩子上床睡覺,早上起來要準備一家子的早餐
週末採買家庭生活所需,張羅一家大小的生活用品
剩下來的時間,有多少?拿來唸書,能念多少?
一篇論文,要花幾個月才能寫完?
上次參加喜宴,在宴席上有一位女教授,是我們同領域的
她早期的文章我有收集,只是主題不同,沒有時間細讀
席間與她聊天,問起她最近的研究成果
她指了指身邊的小女孩說:「都在這裡了」
我也才猛然發覺,她最新的文章,都至少是十年前發表的了
這十年裡,她的研究成果,就是兩個孩子平安長大
同樣身為教授的先生,每年都有新的研究成果發表
並深深感慨,這就是女性學者的發展限制
一位我們同門的大師姐,因為擔心博士班畢業後年紀太大不利生育
便還在就讀期間就結了婚,生了兩個孩子
這一生不得了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奶粉尿布看醫生
論文好幾年沒有動靜,直到期限將屆,才在萬般催促下匆匆趕完
這件事的後果就是,指導教授不斷叮嚀我們
還沒畢業之前最好不要結婚
如果結了婚,千萬不要生小孩
一生小孩,論文就沒了
對女人的影響,更甚於男人
好像廢話太多了
不過,要全心全意的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須捨棄其他事情
三心二意是很難將事情作得完美的
當我越爬越高,越能感受到社會觀念的束縛
(明明忙得要死,卻還要逢年過節回家掃地煮飯拜拜,真是怒!!!!!!)
我不想像米蘭達一樣,功成名就,卻失去家庭溫暖
我只想要有一點小小的成就,然後有個美好的生活
不知道,這個小小的願望是否能實現?
- Jun 02 Mon 2008 10:41
《穿著PRADA的惡魔》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