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在博客來被放到推理專區
但是看完之後,我不覺得是推理小說
真正推理的部分只有在後面那幾頁,而且很淺薄
如果說前面的兩章節是在鋪陳後面的推理
那麼,也鋪陳的太長了吧
整部書分為三大部分,由一家三代女人各為故事中心
書後說得很好,赤朽葉家是由女人撐起的家
雖然赤朽葉製鐵一路從戰前撐到戰後,由製鐵業轉戰製造業
這都歸功於三代男人的努力
但是在故事裡,三代的男人出現在家裡的次數很少
都是在為著赤朽葉製鐵而努力
紅色大宅裡起起落落的故事,都由女人一手維持
紅色的赤朽葉大宅,紅葉、紅瓦與紅色大門
在在都象徵著赤朽葉家的繁榮
在萬里眼夫人萬葉殞落之後,一夕間紅葉落盡
讓人以為,赤朽葉家將會一蹶不起
但春天來得太晚的赤朽葉家,枝葉上終於還是冒出嫩芽
或許赤朽葉瞳子,仍能帶領著赤朽葉紅色大宅繼續走下去
三段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一段,萬葉的故事
或許是她那奇特的樣貌、謎樣的出身、特異的能力,吸引人的注意
但我注重的是,戰前的生活氛圍,那種傳統與懷舊的氣氛
穿著和服在矮平房前曬衣的家庭主婦
在巷弄中奔跑嬉戲的的鄰家小孩
山下平民的平房,與山上顯赫的紅色大宅
凸顯了舊時代中平民對豪族的尊敬與崇拜
不論是阿辰或萬葉,都是舊時代中大房女主人的典範
她們拘謹卻不刻板,親切卻又維持著分寸
萬葉與豐壽終究是互有好感的
但因為知分寸,他們始終維持著好朋友的關心
這與後來的百夜,形成極為懸殊的對照
第二段的毛毬,狂野得令人無法直視
我不能接受這段故事的原因,或許就在我不願承認我們也屬於那空虛的一群
戰後的青壯年人口,扛起戰後景氣復甦的重任
他們的孩子,卻在巨大的虛無中,耗費著無謂的青春
毛毬帶領著一群太妹征服周圍城市的青少年世界
揮舞著赤朽葉製鐵的武器,瘋狂咆哮的摩托車喇叭
作者將這個世界的空虛與寂寞描寫得太血淋淋、太逼真,讓我們不敢去面對
正因為真實,所以無法接受
但毛毬終究是負責任的人,她在最後的戰役結束後宣布引退
並在因緣際會中成為漫畫家,畫出她揮灑熱血的青春
這一畫,蟬聯暢銷十二年,直到故事結束,她才功成身退
故事結束了,她的生命也結束了
而鉅額的版稅,也成為支持赤朽葉家在戰後度過驚濤駭浪的最大支持
第三段的瞳子,就故事的時代設定來說,可以說與我們同年代
但因為赤朽葉家位於偏僻的海邊鄉鎮,所以不如大都市那般複雜
身為高級遊民的赤朽葉瞳子,仍可看出時下年輕人對家裡的依賴
工作做不來,也不願勉強自己繼續工作
即便是她的朋友也一樣,將辭職與換工作視為兒戲
想辭就辭,想復職就復職
(這裡我倒很好奇,辭職後回原公司上班有這麼容易嗎?)
但故事也貼切的描寫出,偏遠鄉鎮做為繁榮城市附屬地位的悲哀
而傳統以來作為大房女主人應有的才能與身段
到瞳子這一代,大概是灰飛湮滅
因為毛毬死得太早,她也忙到無法學習女主人的工作
萬葉死得太突然,瞳子根本來不及學習自己應該習得的責任
難道萬葉沒有預先看到毛毬的死嗎?不能事先安排瞳子的學習嗎?
我想,萬葉因為長子的死,已經拒絕再看到未來
未來,還是不知道比較好
雖然曾因為萬葉的預知,夫婿曜司提早傳承父親的製鐵經營
也因為萬葉的預知,長子死後曜司要求毛毬立刻招贅繼承家業
這些都使得赤朽葉製鐵在戰後動盪中平安存活下來
然而不願再看到未來的萬葉,對於毛毬死後,赤朽葉家的將來該怎麼辦?
難道萬葉不曾擔心?
亦或是,她早已看到,赤朽葉家重新站起的一天?
《赤朽葉家的傳說》,與其說是推理小說
不如說是一部刻畫二戰前後三代女人的故事
書中呈現的不僅是社會的變遷、人性的轉變、產業的起落
也深刻描寫不同時代的人們,他們心中不同的執著
穗積豐壽可以為熔爐而死,萬葉與阿辰投注全心在家庭的經營
毛毬揮灑著有限的青春,百夜以私通為人生的唯一目的
瞳子與豐,不知道該為了什麼而工作
約會與背叛,成為人與人之間往來的主題
最後,赤朽葉家的傳說,只在萬葉一代
傳說的消逝,也代表著美好時代的消逝
- Jun 15 Sun 2008 12:59
櫻庭一樹,《赤朽葉家的傳說》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